|
送胡叔獻被召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君去閩山亦動容,即今歲儉更民窮。
有豺當道憑誰問,無鳳鳴陽恐國空。
莫放欽夫歸岳下,豈容子駿久京東。
傳聞玉座籌邊急,頗牧何妨在禁中。
|
|
送胡叔獻被召二首解釋: 《送胡叔獻被召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去閩山亦動容,
即今歲儉更民窮。
有豺當道憑誰問,
無鳳鳴陽恐國空。
莫放欽夫歸岳下,
豈容子駿久京東。
傳聞玉座籌邊急,
頗牧何妨在禁中。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送別胡叔獻的作品,背景是胡叔獻要離開閩山,前往被召的地方任職。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胡叔獻離去的感慨和擔憂,并借此抒發對國家和民眾的關切。詩中提到了國家的困境和社會的貧困,以及權臣當道、國家危機的局面。詩人還表達了對胡叔獻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在被召的地方施展才能,為國家出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通過描寫胡叔獻的離去和國家的困境,詩人抨擊了當時的政治現實。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意味深長的詞語,如"有豺當道"和"無鳳鳴陽",分別指代權臣和缺乏賢才的危險局面。這些意象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困境。
詩人對胡叔獻的送別表達了對他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夠在被召的地方施展才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和對國家領導層的不滿,認為國家需要賢能之士來拯救。
整首詩詞意境凝練而深遠,通過對個別人物和事件的描寫,折射出整個國家的命運和社會的現實。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將對個別人物的關切與對國家民眾的關注相結合,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文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首詩詞雖然時代背景特定,但其表達的關切和憂國情懷在歷史長河中依然具有共鳴和啟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