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時父侍郎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慧燈溥照人幽隱,心秤能權物重輕。
士子比之常相國,吏民道是蔡端明。
來時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龜作伴行。
安得四方皆結輩,蒼黔開眼看升平。
|
|
送吳時父侍郎二首解釋: 《送吳時父侍郎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第一首:
慧燈溥照人幽隱,
心秤能權物重輕。
士子比之常相國,
吏民道是蔡端明。
第二首:
來時稻蟹非常熟,
去日琴龜作伴行。
安得四方皆結輩,
蒼黔開眼看升平。
詩意:
這首詩的第一首表達了送別吳時父侍郎時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比喻,將智慧的燈光照亮了人們的幽隱之處,用心靈的天平來權衡物品的輕重。詩人將士子(指文人)與常相國(指官員)相比,認為士子比官員更有道德風范。詩人將吏(官吏)和民眾都稱贊為蔡端明,表達了對清廉公正的官員的贊賞。
第二首詩描述了吳時父侍郎來時時稻和蟹都十分成熟,而離開時琴和龜成為了他的伴隨。詩人希望四方的人們都能團結一致,共同追求進步和發展。最后,詩人希望蒼黔(指國家)能夠開眼看到升平的景象,即國家能夠安定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一系列比喻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吳時父侍郎的送別以及對社會和國家的期望。詩人通過燈光、心秤等意象,強調了智慧和公正的重要性。他將士子與官員相對照,反映了對士人道德風范的推崇。詩人還通過描述農作物的成熟和音樂器樂的離開,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社會和諧的向往。
這首詩詞表達了宋代文人士子對社會和國家的期望和關切,同時也展現了對吳時父侍郎的敬重和送別之情。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比的手法,詩人巧妙地傳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詩詞富有意境和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