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仲晦國錄赴康州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別我暑竹三百里,使君此舉古今稀。
班荊不以牙旗從,剪韭都忘草具微。
浪汩鳶飛毋久住,潁川鳳下可遄歸。
未妨黠鬼揶揄笑,專壑專城孰是非。
|
|
送仲晦國錄赴康州二首解釋: 《送仲晦國錄赴康州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離別我所親愛的竹林,距離有三百里。
使君此舉在古今中是罕見的。
班荊并沒有帶著牙旗跟隨,剪韭卻忘記帶上草具微。
浩渺的江水汩汩流動,鳶鳥飛翔不能久留。
潁川的鳳凰下降了,可飛翔回來。
不妨讓那些狡猾的鬼魂嘲笑,專注于山谷和城市,誰能判斷是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劉克莊送別仲晦國錄前往康州的情景。詩中通過對離別、旅行和歸鄉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仲晦國錄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境遇和世事的思考。
賞析:
1.詩中的離別情感:作者用"別我暑竹三百里"來表達自己離別親愛的竹林的心情,情感真摯而深切。這種離別情感在古代文人的詩詞中常見,通過對親近之物的離別,抒發離散之苦。
2.仲晦國錄的重要性:作者稱呼仲晦為"使君",并稱他的行動為"古今稀",顯示了對仲晦國錄的特殊贊賞。這反映了作者對仲晦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對他身上使命的重視。
3.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詩中描繪了班荊不帶牙旗、剪韭忘草具的情節,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忙碌中容易忽略細節的現象。浪汩鳶飛、潁川鳳下的描寫,則寓意人生的流轉和歸宿。最后兩句"未妨黠鬼揶揄笑,專壑專城孰是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世事的思考,提醒人們要專注于自己的選擇,不受他人的非議和干擾。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寫離別、旅行和歸宿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仲晦國錄的贊賞和祝福之情,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和世事的深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