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端平俱辱弓旌召,鵬鷃}逍遙各不同。
笑我赭衣鉗楚市,愧君白帽老遼東。
董迂因被公羊誤,杜癖惟于左氏忠。
晚取諸家高束起,且看渠與意林公。
|
|
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解釋: 《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端平俱辱弓旌召,
鵬鷃逍遙各不同。
笑我赭衣鉗楚市,
愧君白帽老遼東。
董迂因被公羊誤,
杜癖惟于左氏忠。
晚取諸家高束起,
且看渠與意林公。
詩意:
這首詩以談論歷史學家張元德的著作《春秋解》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憂慮和對歷史學家的敬重之情。詩中描繪了當時風云變幻的政治局勢,以及不同歷史學家對待歷史的態度和觀點的差異。通過反思歷史學家的角色和責任,詩人試圖探討歷史的真實與解讀的多樣性。
賞析:
這首詩以對歷史學家張元德的贊頌和反思為主題,通過對歷史學家的態度和觀點的對比,展現了歷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時局的動蕩和政治的變遷,強調了歷史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端平俱辱弓旌召,鵬鷃逍遙各不同"這兩句意味著不同歷史學家對待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不同,他們有不同的觀點和解釋,象征著歷史的多樣性。
接下來的兩句"笑我赭衣鉗楚市,愧君白帽老遼東"表達了詩人自謙和對歷史學家的敬重之情。赭衣是指平民的衣著,而白帽則是指士人的帽子,通過自稱赭衣,詩人顯得謙遜,而對歷史學家以白帽來形容,表達了對他們的尊敬和敬仰。
接下來的兩句"董迂因被公羊誤,杜癖惟于左氏忠"提到了兩位歷史學家的名字,他們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觀點,暗示了歷史學家在解讀歷史時可能會有偏見或誤導。最后兩句"晚取諸家高束起,且看渠與意林公"表達了詩人晚年時對歷史學家們的敬佩和期待,希望能夠汲取不同歷史學家的優點,來更好地理解歷史。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對歷史學家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深沉思考和對歷史學家的敬重之情。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思考歷史的多樣性和解讀的主觀性,以及歷史學家對于歷史研究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