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題山庵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曾批龍鱗捋虎須,君恩天大偶全軀。
入華胥國渾成夢,移太行山得許愚。
無劍拄頤但樵服,有衾覆首勝珠襦。
他時只著深衣去,不必防閑發(fā)冢儒。
|
|
戲題山庵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的《戲題山庵二首》,讓我為您做一個分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曾批龍鱗捋虎須,
君恩天大偶全軀。
入華胥國渾成夢,
移太行山得許愚。
無劍拄頤但樵服,
有衾覆首勝珠襦。
他時只著深衣去,
不必防閑發(fā)冢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劉克莊在山庵中的生活情景,并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和心情。
首先,詩的前兩句寫道:“曾批龍鱗捋虎須,君恩天大偶全軀。”這里使用了批評官僚主義的隱喻表達。龍鱗和虎須都是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權(quán)勢和威嚴的象征物,作者以此來形容自己過去曾批判權(quán)貴、揭露弊端的經(jīng)歷。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君主恩澤的感激之情,認為這些恩澤是天賜的,使他的身體得以完整。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入華胥國渾成夢,移太行山得許愚。”這里華胥國和太行山都是傳說中的仙境,作者將自己的生活比喻成進入了虛幻的仙境,移居到了太行山中。他自嘲地說自己得了一點傻氣,讓自己沉浸于這種虛幻的境界中。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無劍拄頤但樵服,有衾覆首勝珠襦。”這里描繪了作者在山庵中簡樸的生活方式。他沒有劍,只是用手托著下巴。他穿著普通的樵夫服裝,沒有華麗的衣冠。他用衾被覆蓋頭部,勝過穿著珠襦的富貴人家。這里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追求和對物質(zhì)財富的淡漠態(tài)度。
最后兩句寫道:“他時只著深衣去,不必防閑發(fā)冢儒。”這里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待和志向。他表示只要穿著樸素的深色衣服,就可以離開世俗的紛擾,不再需要防備閑言碎語的儒者。這里展示了作者對隱居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官僚主義的批判、對樸素生活的追求以及對隱居自由的向往。通過對比富貴與貧困、虛幻與現(xiàn)實的情景,詩詞傳達了一種對自由、樸素和真實的生活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