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春九日壽溪三絕 / 作者:劉克莊 |
陶子經丘又尋壑,龐公上塚亦攜家。
可憐春事今年早,落盡桃花落杏花。
|
|
首春九日壽溪三絕解釋: 《首春九日壽溪三絕》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陶子經丘又尋壑,
龐公上塚亦攜家。
可憐春事今年早,
落盡桃花落杏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春天初來的景象。詩人陶淵明和龐德公都在山中尋找幽靜之地,享受春天的美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春天來得太早,桃花和杏花已經凋謝殆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初現的景象,反映了陶淵明和龐德公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中的"陶子"指的是陶淵明,他是東晉末年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以清新自然的作品而聞名。"龐公"指的是龐德公,他是劉宋時期的文學家,同樣以詠史抒懷的作品而著稱。他們都喜歡在山水之間尋找靈感和寧靜。
詩中的"陶子經丘又尋壑"表達了陶淵明在山間漫步的情景,他以丘陵和峽谷為背景,尋找靈感和寫作的動力。"龐公上塚亦攜家"描繪了龐德公也帶著家人一同前往墓地,享受春天的美景。這兩位文人都以山水為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然而,詩中的"可憐春事今年早,落盡桃花落杏花"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遺憾。春天來得過早,桃花和杏花已經凋謝,錯過了觀賞這些美景的機會。這里的"可憐"表達了對時光的無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暫。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落幕,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和對歲月流逝的思考,詩人在寥寥數語中傳遞了深刻的哲理。這首詩詞與陶淵明和龐德公的作品風格相似,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共同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