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蕭令山則文編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咄咄人皆怪老夫,奈何此客去難呼。
招溫處士為羅否,待穆先生設醴無。
我有青芻堪秣馬,君言白發久占烏。
人生蟬冕腰金印,未抵斑衣膝下娛。
|
|
題蕭令山則文編二首解釋: 《題蕭令山則文編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咄咄人皆怪老夫,
奈何此客去難呼。
招溫處士為羅否,
待穆先生設醴無。
我有青芻堪秣馬,
君言白發久占烏。
人生蟬冕腰金印,
未抵斑衣膝下娛。
譯文:
世人都怪罪老夫,
無奈此客去難呼。
我請溫處士作證,為我辯解,
但等待穆先生設醴無望。
我有青草可喂養馬匹,
你說白發久久占據黑發之上。
人生如蟬冠,腰間佩戴金印,
卻未能達到斑衣下的享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苦衷。作者自稱為“老夫”,指自己年老,世人對他的行為持懷疑態度。他希望有人為他辯解,招來溫處士作為證明,但穆先生卻沒有提供幫助。這表明作者感到被誤解和孤立。
詩中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狀態。他有青草可以喂養馬匹,暗示著他擁有足夠的物質條件。然而,他的白發已經長久地取代了黑發,暗示他已經年老,時光不可逆轉。盡管他在社會地位上有所成就,戴著蟬冠和金印,但他仍然無法獲得斑衣下的享樂和快樂,這里指的是晚年的休閑和滿足。
整首詩詞通過自我抒發和自我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矛盾感和無奈感。他感嘆自己的孤獨和被誤解,同時也在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盡管作者在物質上有所富裕和地位的提升,但他認識到這些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他對于內心的追求和心靈的安寧仍然存在渴望。
這首詩詞在情感和思想上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矛盾感,展示了劉克莊的詩人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