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方德潤寶學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龔勝乘車晚,陽城伏合初。
自云臣語戇,不是上恩疏。
黃壤全名節,青編載諫書。
始知年與德,造物有乘除。
|
|
挽方德潤寶學三首解釋: 詩詞:《挽方德潤寶學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龔勝乘車晚,陽城伏合初。
自云臣語戇,不是上恩疏。
黃壤全名節,青編載諫書。
始知年與德,造物有乘除。
中文譯文:
龔勝晚年乘車,陽城伏合之初。
自稱臣下言語遲鈍,不是上位者的恩寵疏。
黃土上遵守完整的節操,青編冊載有諫言。
始終明白年齡和品德,世間事物皆有增減之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為挽故友方德潤而作的三首詩之一。詩人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對方德潤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首先,詩中描述了龔勝晚年乘車的情景,這是一種寓意著友人方德潤離世的悲傷氛圍。陽城伏合指的是秋天收獲的時節,這里暗示著方德潤的逝去是在他壯年之后。
接下來,詩人自稱臣下言語遲鈍,表達了自己對方德潤的謙遜之情。他認為自己無法以恩寵相待,不能與方德潤在世時一樣受到賞識和關懷。
詩中提到的黃壤全名節和青編載諫書,表達了方德潤一生遵守道德準則、堅守原則的品德,以及他在政治上敢于直言諫言的勇氣。這種品德和行為使他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載入了歷史的記錄之中。
最后兩句"始知年與德,造物有乘除",表達了詩人對方德潤的贊嘆之情。詩人認為通過方德潤的一生經歷,他明白了年齡和品德之間的關聯,以及世間事物增減變化的規律。這里的"造物有乘除"也可以理解為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間而變化,暗示了生命的有限和人事的無常。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方德潤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同時反映了對倫理道德和政治倫理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方德潤的贊頌,間接地呼吁人們注重品德修養,尊重道德規范,并認識到生命的短暫和世事的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