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祥應廟優戲甚盛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空巷無人盡出嬉,燭光過似放燈時。
山中一老眠初覺,棚上諸君鬧未知。
游女歸來墜一珥,鄰翁看罷感牽絲。
可憐樸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幾偃師。
|
|
聞祥應廟優戲甚盛二首解釋: 《聞祥應廟優戲甚盛二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空巷無人盡出嬉,
燭光過似放燈時。
山中一老眠初覺,
棚上諸君鬧未知。
游女歸來墜一珥,
鄰翁看罷感牽絲。
可憐樸散非渠罪,
薄俗如今幾偃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祥應廟里優戲盛況的場景。詩中通過描寫空無人影的巷子,燭光如同放燈一般的照亮整個場景,以及山中的老人剛剛醒來,還未意識到棚上的眾人正在盡情嬉笑,展現了戲曲活動的熱鬧景象。詩人還提到了一個游女回家時不慎掉落的耳墜,鄰居看到后心生情感,牽引著他們的思緒。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樸素的表演形式逐漸被輕浮的風俗所取代的遺憾之情,抒發了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和對傳統文化的珍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戲曲盛況的場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展現了生動的畫面。詩人以空巷、燭光、老人等形象,構建了一個安靜的背景,與祥應廟里熱鬧喧囂的戲曲相對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描寫游女掉落的耳墜引起鄰居情感共鳴的情節,進一步凸顯了傳統文化對人們情感的觸動和傳承的重要性。最后,詩人以"可憐樸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幾偃師"的句子,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文化淪喪的憂慮,對樸素的藝術形式逐漸被輕浮的風俗所取代的慨嘆。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寓意深遠,既展示了戲曲的熱鬧景象,又反思了社會變遷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