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浯溪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上置書堂下釣磯,漫郎陳跡尚依稀。
無端一首黃詩在,長與江山起是非。
|
|
浯溪二首解釋: 《浯溪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上置書堂下釣磯,
漫郎陳跡尚依稀。
無端一首黃詩在,
長與江山起是非。
譯文:
我在書堂上方,釣魚于溪邊,
忽然想起過去的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無意中寫下一首黃詩,
卻引起了長久以來的爭議和紛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浯溪上方的書堂中,下釣磯垂釣的情景。作者漫不經心地回想起過去的事情,盡管時光已逝,但仍然能夠清晰地回憶起來。在這樣一個寧靜的時刻,作者無意中寫下了一首黃詩(黃色象征爭議),這首詩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議和紛爭,長時間困擾著江山。
賞析:
這首詩通過作者在書堂上方垂釣的場景,展現了一種寧靜與回憶的氛圍。作者的回憶似乎是漫不經心的,但卻喚起了深沉的情感。詩中的"上置書堂下釣磯"表達了作者在高處置書、下處垂釣的姿態,既顯示了作者的閑適自得,又表現出對自然的傾心。
"漫郎陳跡尚依稀"表達了作者在回憶中模糊而又清晰的感覺。作者回想起過去的往事,雖然時間已過去,但記憶卻依然鮮活。這種既模糊又清晰的感覺給人以深邃的思考。
"無端一首黃詩在,長與江山起是非"是整首詩的關鍵句。作者無意中寫下了一首黃詩(可理解為有爭議的詩),這首詩卻引發了長久以來的爭議和紛爭。詩中的"江山"可以理解為社會和政治環境,"是非"指的是爭議和紛爭。這句話點出了作者無心之舉引發的社會影響和爭議,反映了社會對文學作品的關注和批評的現象。
整首詩抓住了作者在書堂垂釣時的回憶和思考,通過一首黃詩的無心之舉,展示了詩人對歷史和社會的敏感和思考。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社會現象的反思,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