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洲四首 / 作者:劉克莊 |
役民如犬馬,國破作降俘。
往往湖中石,宣和艮岳無。
|
|
藥洲四首解釋: 《藥洲四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的作品,描繪了役民的苦難和國家的衰敗。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役民如犬馬,
國破作降俘。
往往湖中石,
宣和艮岳無。
詩意:
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宋代時期役民的悲慘遭遇以及國家的衰敗。役民被視為犬馬一般的存在,被迫為國家勞作,甚至在國家破敗時成為敵軍的俘虜。詩人表達了對役民生活的關注和對國家衰落的憂慮。
賞析:
劉克莊的《藥洲四首》揭示了宋代社會的黑暗面和國家的困境。詩中的役民形容得極為凄涼,他們的生活猶如犬馬,沒有自由和尊嚴。而國家的破敗更加使役民陷入無邊的苦難之中,他們甚至成為敵軍的俘虜,失去了自己的歸屬感。
詩中提到的“湖中石”和“宣和艮岳”則是象征性的意象。湖中石指的是役民的境遇如同被湖水淹沒的石頭,默默承受著沉重的壓力。宣和和艮岳則是對國家的隱喻,暗示著國家的困境和無力回天的局面。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國家命運的關切。通過描繪役民的命運和國家的衰敗,詩人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國家衰退的憂慮和不滿。這首詩通過藝術手法傳遞了對苦難人民和衰敗國家的關懷,以及對社會正義和國家興盛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