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洪君疇韻送徐仲晦赴鄉郡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于君外物一毫輕,七聚爭看錦晝行。
昔苦缿筩無路達,今欣蠟燭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饑民待再生。
前哲貴分人以德,獨清不若眾皆清。
|
|
用洪君疇韻送徐仲晦赴鄉郡二首解釋: 《用洪君疇韻送徐仲晦赴鄉郡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細微的外物中,你一絲不輕視,
七聚爭相欣賞你美好的行為。
從前苦于沒有通向你的途徑,
如今高興地蠟燭照亮了天明。
潢池的赤子渴望重獲新生,
青社的饑民期盼再次繁榮。
古代賢哲崇尚以德行分人,
但唯有你獨善其身不如眾人皆善其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對徐仲晦的贊賞和送別之情。詩中用細小的外物來比喻徐仲晦的品德和行為,表達了對他的欽佩之情。作者提到過去他苦于沒有能夠與徐仲晦交流的機會,而如今卻能夠近距離欣賞他的才華和美德,心情愉悅。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社會的期盼,希望潢池的赤子能夠重新獲得重生,青社的饑民能夠重獲繁榮。最后,作者提到古代賢哲崇尚以德行來區分人的高低,但他認為只有徐仲晦一人善于保持清白,而其他人都還未能如此。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徐仲晦的贊美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展現了作者的情懷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突顯了徐仲晦的獨特之處。作者以細小的外物為象征,將徐仲晦的品德和行為賦予了極大的價值,表達了對他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時,作者也希望社會能夠有更多的人像徐仲晦一樣保持清白,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改變。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既有贊美之情,又有對社會的期望,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