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溪評余近詩發(fā)藥甚多次韻 / 作者:劉克莊 |
矍鑠翁徒夸被甲,玄真子自愛衣簑。
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猶將鐵硯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鳴寒苦幾時和。
木魚差異炎涼者,不鄙柴門夜夜過。
|
|
竹溪評余近詩發(fā)藥甚多次韻解釋: 《竹溪評余近詩發(fā)藥甚多次韻》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矍鑠翁徒夸被甲,
玄真子自愛衣簑。
昏花安得金篦刮,
荒落猶將鐵硯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
郊鳴寒苦幾時和。
木魚差異炎涼者,
不鄙柴門夜夜過。
譯文:
年老的人夸耀自己的戰(zhàn)袍,
玄真子則喜歡自己的簡樸衣裳。
迷蒙的思緒怎能用金篦梳理,
荒涼的景物卻仍用鐵硯打磨。
雄壯的思想深邃而自得,
郊外的鳴聲寒冷而痛苦,何時能和諧?
木魚的聲音有別于炎熱與寒冷,
并不嗤笑那在柴門前夜夜經過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自己與其他人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和思想境界的自豪。詩中的矍鑠翁和玄真子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觀。
矍鑠翁是年老的人,夸耀著自己曾經的勇武之姿,他在過去的戰(zhàn)爭中獲得了戰(zhàn)功,但他的思緒迷蒙,無法擺脫過去的榮耀。
相比之下,玄真子選擇了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他自愛自己的衣裳,衣簑是一種簡單的雨衣,象征他的樸素和清凈。他不追求外表的華麗和權力的榮耀,而是注重內心的修養(yǎng)和思想的深度。
詩中還描繪了昏花、荒落的景物,這些景象象征著社會的衰敗和混亂。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玄真子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和純粹,用鐵硯打磨自己的文思。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雄思湛深的意象表明作者的思想是崇高和深邃的,他自得其樂。而郊鳴的寒苦則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困苦,作者希望能夠和諧解決這些問題,但卻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
最后兩句提到木魚差異于炎熱和寒冷,它的聲音與常人的思考方式不同。這里木魚可能象征著禪宗的修行和悟道,作者認為那些能夠理解禪宗思想的人并不嗤笑在柴門前過夜的人,而是以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他們。
整首詩詞通過對兩種不同生活態(tài)度和思想境界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純粹和深邃思想的追求,以及對社會不公和困苦的思考和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