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樗庵次前韻一首 / 作者:劉克莊 |
退處儂甘身寂寞,進為渠值世休嘉。
劬書不似八十老,輸稅常為第一家。
沙盤卦敲鼓賣,村醅退店揭旗夸。
千林歲暮俱黃落,梅向其間獨放花。
|
|
樗庵次前韻一首解釋: 《樗庵次前韻一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退處儂甘身寂寞,
進為渠值世休嘉。
劬書不似八十老,
輸稅常為第一家。
沙盤卦敲鼓賣,
村醅退店揭旗夸。
千林歲暮俱黃落,
梅向其間獨放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退隱之地的心境和對世事的思考。作者自愿隱退,覺得寧愿過著清靜寂寞的生活,也不愿意參與紛擾的世俗事務。他認為在世俗中奮斗并不一定會得到真正的休息與榮華,而是常常需要努力工作才能維持生計。作者對自己逐漸老去的身體感到無奈,但他仍然堅持不懈地著書立說。盡管退隱,但作者依然關心國家財政,常常是第一家納稅。他觀察到農村的生活,描繪了村莊的景象,包括擺賣沙盤卦和敲鼓的賣藝人,以及退店揭旗夸耀的村醅(指村莊里的釀酒坊)。最后,他以千林歲暮黃落的景象來比喻這個世界的變遷,而梅花則象征他在隱居之地的堅持和獨特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的退隱心境和對世事的看法。作者選擇了一個寧靜的地方,甘愿過著寂寞的生活,退卻世俗的喧囂。他對于世俗的追求并不看重,認為從事世俗事務并不能真正帶來休息與榮華,而是需要不斷努力。盡管如此,他依然關注國家財政,常常是第一個納稅的家庭。這表明作者并非完全與世隔絕,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對社會有所貢獻。詩中描寫了農村的景象,生動地展現了村莊的生活場景。最后的比喻將千林歲暮黃落與梅花的獨立開放相對照,表達了作者在退隱之地堅守獨特信念和精神的意愿。
整首詩詞結構簡練,言簡意賅。通過對退隱生活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真正的內心寧靜和獨立存在的渴望。這首詩詞既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又抒發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