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黃戶曹問訊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殘年宜去亦宜休,出處輸渠第一流。
華表歸三千歲鶴,具區有四十蹄牛。
吟薰風殿曾微諷,祖夕陽亭尚隱憂。
乾鵲噪檐無別喜,書筒詩卷遠相求。
|
|
次韻黃戶曹問訊二首解釋: 《次韻黃戶曹問訊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年宜去亦宜休,
出處輸渠第一流。
華表歸三千歲鶴,
具區有四十蹄牛。
吟薰風殿曾微諷,
祖夕陽亭尚隱憂。
乾鵲噪檐無別喜,
書筒詩卷遠相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位晚年老人的心境和感慨。作者認為自己的殘年應該離開塵囂,過上寧靜的生活。他將自己比作輸渠中的第一流水,雖然受到時間的侵蝕,但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特價值。詩中提到華表歸三千歲的鶴,象征著長壽和莊嚴,以及具區有四十蹄的牛,象征著穩定和力量。這些形象反襯出作者對于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感到深深的思考和無奈。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吟詩、薰風殿的微妙諷刺,以及祖夕陽亭的隱憂。這些都是他曾經的才情和心境,但現在已經逝去。最后兩句描繪了乾鵲噪檐,沒有別的歡喜,以及書筒和詩卷之間的遙遠相求。這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化和藝術的追求,并且暗示著他希望能夠在晚年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和安慰。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通過對自然界中的鶴和牛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作者通過對自己年輕時的才情和心境的回憶,展現了對于過去的留戀和對于晚年生活的期望。
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人生和藝術的深刻思考。同時,通過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使詩詞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維方式和審美趣味。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在晚年中對于人生和藝術的思考和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意蘊和文化內涵,值得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