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曾無疑校勘 / 作者:劉克莊 |
詩到黃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學士來儒館,更欠山人拜諫坡。
四庫舊書存有幾,五朝遺老苦無多。
傳聞將講臨雍禮,小駐驪駒白玉珂。
|
|
答曾無疑校勘解釋: 《答曾無疑校勘》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答復曾無疑的校勘
詩到黃初字永和,
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學士來儒館,
更欠山人拜諫坡。
四庫舊書存有幾,
五朝遺老苦無多。
傳聞將講臨雍禮,
小駐驪駒白玉珂。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給曾無疑的回復,表達了他在文化、學術方面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一些歷史事件和學術場景,展示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對學者的尊重。
賞析:
詩的開篇描述了詩人寫詩的時代背景,黃初指的是黃初年間,字永和則是詩人自己的字。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半生以來一直向西望,思念著明河,表達了對故鄉和往事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中,詩人表示已經招募了學士來到儒館,這顯示了他對學術的重視和對學者的呼喚。然而,他也感到遺憾,因為尚欠缺山人前來諫諍的益友。這里的山人可能指的是有見識和才華的朋友,詩人渴望他們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批評和建議。
下一部分提到了四庫舊書,指的是四庫全書,這是一部宏大的文獻匯編,收錄了各個學科的重要著作。詩人談及四庫舊書存有幾,暗示他對于古籍的珍視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的思考。
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了五朝遺老,指的是五代時期的知名文人學者,表達了對他們辛苦傳承文化的敬意。詩人傳聞將要講授臨雍禮,臨雍是一個重要的學術場所,禮指的是儒家的禮儀文化。最后一句則描寫了一個小駐地,馬匹驪駒,鞍上擺放著白玉珂,可能是指作者在學術交流中所使用的文房四寶。
整首詩詞通過對學術、文化和歷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學者和文化傳承的敬重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友誼和知識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