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隱洞 / 作者:劉克莊 |
先賢評桂山,推爾居第一。
豁然碧瑤戶,夾以蒼玉壁。
中有無底淵,黑浪常蕩潏。
諒當剖判初,倍費造化力。
雷嗔斧山開,龍怒裂石出。
至今絕頂上,千丈留尾脊。
寧論兒女子,壯夫股為{左木右栗}。
我來欲題名,腕弱墨不食。
摩挲鍬李碑,文字尚簡質。
今人未知貴,后代始寶惜。
洑流工駭舟,久游覺蕭瑟。
巖屋寬如家,回櫂聊愒息。
|
|
龍隱洞解釋: 《龍隱洞》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賢評桂山,
推爾居第一。
豁然碧瑤戶,
夾以蒼玉壁。
中有無底淵,
黑浪常蕩潏。
諒當剖判初,
倍費造化力。
雷嗔斧山開,
龍怒裂石出。
至今絕頂上,
千丈留尾脊。
寧論兒女子,
壯夫股為左木右栗。
我來欲題名,
腕弱墨不食。
摩挲鍬李碑,
文字尚簡質。
今人未知貴,
后代始寶惜。
洑流工駭舟,
久游覺蕭瑟。
巖屋寬如家,
回櫂聊愒息。
詩意:
《龍隱洞》描繪了一幅大自然的景觀,通過描寫山峰、洞穴和水流等元素,表達了對壯麗景色的贊美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詩人以桂山為背景,描述了山洞深邃幽隱、洪水奔騰的壯麗景象,以及山洞頂上的巨龍,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相結合,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然的威力和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瑰麗的山水景觀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如“碧瑤戶”、“蒼玉壁”等,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洞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神秘。
詩中描繪的洞穴景象既有浩渺深邃的“無底淵”,又有波濤洶涌的“黑浪常蕩潏”,展現了自然界的雄偉與磅礴。作者通過描寫雷聲與斧劈山峰的聲音,以及龍怒裂石的景象,將自然力量的威猛與恢弘展現得淋漓盡致。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創作的謙遜態度。他坦言自己的才華有限,無法用文字完全表達山洞的壯麗景象,但他希望后人能夠珍惜并理解他的作品。
整首詩描繪了山洞的壯麗景色,既有自然界的壯麗景觀,又有人文情懷的抒發。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表達個人情感,詩人使作品更加豐富和飽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