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匹馬 / 作者:劉克莊 |
匹馬曾經小店炊,一株玉雪映疏籬。
無言誰識含情處,有韻全看背面時。
乍見心方驚絕艷,重來人已折繁枝。
斷煙殘照山村路,消得劉郎一首詩。
|
|
匹馬解釋: 《匹馬》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匹馬曾經小店炊,
一株玉雪映疏籬。
無言誰識含情處,
有韻全看背面時。
乍見心方驚絕艷,
重來人已折繁枝。
斷煙殘照山村路,
消得劉郎一首詩。
譯文:
曾經有一匹馬在小店旁炊火旁,
一株白玉般的雪映照在疏籬上。
它無言,誰能理解它內心的情感,
只有在背面觀看時,才能發現它的韻味。
當初初次見到它時,心中驚嘆它的絕美,
再次來到時,它已經被人摘去了繁花。
煙斷了,殘照映在山村的路上,
劉郎的一首詩也消失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一匹馬作為主題,通過馬的形象來表達人生的變幻無常和時光的流逝。詩人以馬作為隱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事物的懷念和無奈。
詩的開篇,詩人用“匹馬曾經小店炊”來描繪馬兒在小店旁邊的場景,同時也暗示了馬兒與人類的親近關系。接著,“一株玉雪映疏籬”描繪了雪白的馬和籬笆的景象,形象鮮明,給人以美的感受。
第二聯“無言誰識含情處,有韻全看背面時”表達了馬兒內心的情感無法被人理解的無奈之情。馬兒的情感被隱藏在背后,只有仔細觀看才能發現它的韻味,這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對美的品味和發現的能力。
接下來的兩句“乍見心方驚絕艷,重來人已折繁枝”表達了詩人初次見到馬時的震撼和絕美,但當他再次回來時,已經看不到那匹馬了,只剩下凋謝的花枝,這種變化讓人感嘆時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暫。
最后兩句“斷煙殘照山村路,消得劉郎一首詩”通過描繪煙斷、殘照映在山村路上的景象,以及劉郎的詩消失,表達了詩人對逝去事物的懷念和無奈,以及詩人對詩的價值和珍貴的認識。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逝去事物的無奈和懷念之情。通過馬的形象,詩人將人生和時間的轉變以及美好事物的短暫性表達得深情而含蓄,給人以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