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 / 作者:蘇軾 |
麥穗人許長,谷苗牛可沒。
天公獨何意,忍使蝗蟲發。
驅攘著令典,農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馬亦款矻。
飛騰漸云少,筋力亦已竭。
茍無百篇詩,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澮,漸若決澥渤。
往來供十吏,腕脫不容歇。
平生輕妄庸,熟視笑魏勃。
愛君有逸氣,詩壇專斬伐。
民病何時休,吏職不可越。
慎無及世事,向空書咄咄。
|
|
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解釋:
《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是蘇軾在宋代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麥穗人許長,谷苗牛可沒。
天公獨何意,忍使蝗蟲發。
驅攘著令典,農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馬亦款矻。
飛騰漸云少,筋力亦已竭。
茍無百篇詩,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澮,漸若決澥渤。
往來供十吏,腕脫不容歇。
平生輕妄庸,熟視笑魏勃。
愛君有逸氣,詩壇專斬伐。
民病何時休,吏職不可越。
慎無及世事,向空書咄咄。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趙郎中的回信,他們一起討論了蝗蟲災害的問題。蘇軾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農業災害的關切和對趙郎中的贊美。他認為蝗蟲災害是上天的安排,但也批評了政府對農事的輕忽。蘇軾表示自己雖然是一個平凡的官員,但通過寫詩來喚醒人們的意識。他用詩意勉勵自己要堅持寫詩,以喚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最后,他敦促趙郎中不要超越官職,要謹慎處理世事,不要輕率地書寫批評之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蝗蟲災害和農事的困境,抒發了蘇軾對社會問題和政府不作為的不滿之情。他以自己的身份和角色,通過寫詩來表達對社會的關切和對政府的批評。他認為自己的詩作能夠喚起人們的覺醒,引起對社會問題的重視。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真摯,直抒胸臆。通過對蝗蟲災害的描繪,蘇軾抨擊了政府在農事管理上的疏忽,呼吁政府重視農業問題。最后,他提醒趙郎中要謹慎處理世事,不要輕率地表達批評之詞,以免超越官職。整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涉及到社會問題和政治關懷,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詩人身份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