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卓漳州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鞾袴偏裨謁,旛花父老迎。
跖徒方攫市,結輩忽專城。
勤拊無捐瘠,寬征有愿耕。
遙知南詔路,來往漸通行。
|
|
送卓漳州二首解釋: 《送卓漳州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鞾袴偏裨謁,旛花父老迎。
跖徒方攫市,結輩忽專城。
勤拊無捐瘠,寬征有愿耕。
遙知南詔路,來往漸通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卓漳州二人的場景。詩人描述了他們離開的情景,以及他們的前途和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被送別者的贊美和祝福。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具體解析:
"鞾袴偏裨謁,旛花父老迎。"
鞾袴:古代士人的禮服。偏裨:指輔助官員。謁:拜訪。
詩人以鞾袴和偏裨的身份,前往送別卓漳州二人。旛花:指揮旗。父老:老年人。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身份的尊貴和被送別者受到的熱情歡迎。
"跖徒方攫市,結輩忽專城。"
跖徒:指卓漳州二人。攫市:忙于賺錢。結輩:結伴同行。專城:指南方城市。
這兩句描述了被送別者離開家鄉,前往南方城市發展的情景。他們急于在異地謀生計,尋求更好的機會。
"勤拊無捐瘠,寬征有愿耕。"
勤拊:勤勞的耕作。無捐瘠:沒有荒蕪的土地。寬征:廣闊的土地。有愿耕:有意愿耕種。
這兩句表達了被送別者的勤勞和對于廣闊土地的向往。他們希望在南方找到更好的耕作機會,獲得豐收。
"遙知南詔路,來往漸通行。"
遙知:遙遠的消息。南詔:指南方的地方。路:道路。來往:通行。
這兩句表明詩人遠在北方,但他對被送別者南下的道路情況有所了解,他相信他們會順利地來往于北方和南方之間。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被送別者的離別和期望。詩中展現了對他們的贊美和對他們前程的祝福,同時也渲染了南方廣闊土地的吸引力。這首詩詞體現了宋代士人對于追求更好生活機會和發展的追求,以及對離別者的關切和祝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