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 / 作者:劉克莊 |
靜處尤宜策睡勛,徑投禪榻炷爐熏。
恰為胡蝶春游美,忽吼華鯨曙色分。
僧袒右肩方說法,我聾左耳若無聞。
平生不作桑間戀,草草逃包下白云。
|
|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解釋: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寂靜的地方,特別適合策勛而睡眠,
徑直來到禪室,熏著香爐。
正逢美麗的胡蝶春游,
突然傳來華鯨的吼聲,天色漸漸破曉。
僧人袒露右肩,正在講述佛法,
而我左耳卻像沒有聽見一樣。
一生中從未沉迷于桑間的戀情,
匆匆逃離,躲在白云之下。
詩意: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描繪了作者在小寺廟中的一夜。詩人在安靜的地方感受到了睡眠的珍貴,來到禪房,熏著香爐。正當春天美麗的胡蝶在外面游蕩時,突然傳來了遠處華鯨的吼聲,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在這樣的環境中,僧人袒露右肩,正在講述佛法,而作者卻像是左耳聾一樣,無法聽到佛法的教誨。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曾陷入世俗情感的態度,他草率地逃離了這一切,藏身于白云之下。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在小寺廟中的一夜,展現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情感態度。詩人通過對靜謐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靜與寧靜的渴望。作者描述了自己把握睡眠的珍貴,以及在禪室中熏香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與禪修相呼應,透露出一種超越塵世的意境。
詩中對春天的描繪以及胡蝶的出現,增添了一抹生機和美感。然而,華鯨的吼聲打破了寧靜,象征著新的一天即將到來。這一景象對比明顯,既有生命的輕盈與美麗,又有大自然的力量與威嚴,呈現出深刻的對比效果。
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情感的超脫與遠離的態度。他聲稱自己從未陷入桑間的戀情,將這種情感視為平淡無奇的事物,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詩人匆匆逃離,躲在白云之下,象征著他追求超脫與自由的心態。
《宿小寺觀主僧升座》通過對寺廟環境和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超脫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態度,給人以深思的空靈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