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唐察院詩卷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不見林夫與子方,坦翁健筆亦堂堂。
孝誠親有終身慕,忠愛君無一飯忘。
銘座六章韋作佩,入臺五字鐵為腸。
未應徑欲投吟社,諫草長留御榻傍。
|
|
題唐察院詩卷二首解釋: 《題唐察院詩卷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見林夫與子方,
坦翁健筆亦堂堂。
孝誠親有終身慕,
忠愛君無一飯忘。
銘座六章韋作佩,
入臺五字鐵為腸。
未應徑欲投吟社,
諫草長留御榻傍。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寫唐代的察院為背景,表達了對兩位官員的敬慕和贊頌。林夫和子方是兩位在察院任職的官員,他們的品德行為令人欽佩,他們的筆鋒也十分雄健。他們對父母孝誠,對君主忠愛,始終不忘家庭的責任與君主的恩情。銘座的六篇詩章刻在韋布上,佩戴在身上,而進入察院的五個字則象征著鐵一般的忠誠。詩人表示,自己還沒有應邀加入吟社,但愿意將自己的諫言長久地留在皇帝的御榻旁邊。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兩位官員的敬佩之情,也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和忠誠觀念。作者通過對林夫和子方的稱贊,贊美了他們的品德和才能,以及對家庭和國家的忠誠。詩中的銘座和入臺的描述,象征著這兩位官員的崇高身份和忠誠精神。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自己的諫言能夠長久地留在皇帝身邊,為國家盡忠。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塑造了兩位官員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敬佩和對忠誠、孝順等價值觀的推崇。整首詩篇純凈、凝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高尚品質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對忠誠和孝道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