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葛夫人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不惟婆嫂咸嗟惜,學語兒知此母賢。
味薄居常喜蔬食,心慈勸勿用蒲鞭。
若非騰上天宮里,必是迎歸海岸邊。
九十老農來祖奠,眼枯不覺亦潸然。
|
|
挽葛夫人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的《挽葛夫人二首》。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不僅婆婆和嫂子都對她感嘆惋惜,
學說話的孩子也知道她是位賢慧的母親。
她喜歡吃簡單的素食,
心地慈善,勸人不要用蒲鞭鞭策他人。
如果她不是升入天宮,
必定是迎接她回歸海岸的地方。
九十歲的老農來為她祭祖,
即使眼淚干枯,也會不自覺地潸然淚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葛夫人的形象和她的美德。葛夫人是一位賢良淑德的母親,不僅受到家人的贊賞,連孩子也認識到她的優秀之處。她生活簡樸,喜歡素食,心地善良,以溫和的方式勸告他人,不使用暴力手段。詩人以此表達對葛夫人的敬仰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葛夫人的描寫展現了宋代社會對賢德婦女的贊美和崇敬。葛夫人以她的品德和為人處事的方式贏得了婆嫂和孩子們的敬愛和欽佩。她的簡樸生活和善良的心地使她成為一個典范,詩中的詩人對她的品德和美德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九十歲的老農為葛夫人祭祖的場景。盡管老農的眼淚已經干枯,但當他為這位美德的婦女祭拜時,仍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潸然淚水。這一描寫表達了對葛夫人的深深懷念和對她的虔誠敬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葛夫人的美德及其對家人和社會的影響。通過對她的贊美和崇敬,詩人向讀者展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并表達了對她的懷念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