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渡江太史后,當世大儒門。
諸老賢宗子,文公愛嫡孫。
不來陪講席,卻去護留屯。
寂寞馮唐老。
無人為上言。
|
|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解釋: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是劉克莊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渡江太史后,當世大儒門。
諸老賢宗子,文公愛嫡孫。
不來陪講席,卻去護留屯。
寂寞馮唐老。無人為上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劉克莊對朱吏部子明的挽詞,表達了對他的敬愛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渡江太史后,指的是朱吏部子明,他在歷經(jīng)波折后成為了當世聞名的大儒。"渡江太史"意味著他在歷史的洪流中揚名立萬,成為一代文化名人。
詩詞接著描述了朱吏部子明的身世和地位。他是一位賢明的長輩,受到眾多老前輩和智者的敬重,被贊譽為"文公"。"諸老賢宗子"指的是眾多前輩智者的后代,而"文公愛嫡孫"則表示朱吏部子明特別看重作者劉克莊。
然而,詩詞中也流露出一些遺憾之情。詩中提到朱吏部子明不來陪伴講壇,而是去護衛(wèi)留屯。這可能指的是朱吏部子明把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用于實際的治理和服務(wù),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講授和學術(shù)上。這也體現(xiàn)了他為人忠誠、負責的品質(zhì)。
最后兩句"寂寞馮唐老,無人為上言"表達了作者對朱吏部子明的惋惜和思念之情。"馮唐"是唐代文學家,他的晚年生活孤獨寂寞,沒有人能夠在他身邊為他提供意見和幫助。這里作者借用了馮唐的形象,暗示朱吏部子明也面臨類似的境遇,沒有人能夠在他身邊為他指點迷津。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朱吏部子明的贊頌和思念,展示了作者對他的敬重和對他所做貢獻的認可。同時,詩詞也傳達了一種對于才華和智慧在現(xiàn)實中的實際運用的思考,以及在權(quán)力斗爭和孤獨中的一種無奈和遺憾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