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桃源 / 作者:劉克莊 |
出山已不辨東西,新徑多岐失故蹊。
源里飄紅無雜樹,村中戴白有遺黎。
略加蕝識認來路,似有茅茨遙隔溪。
太守漁郎兩癡絕,自迷豈解指人迷。
|
|
小桃源解釋: 《小桃源》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山已不辨東西,
新徑多岐失故蹊。
源里飄紅無雜樹,
村中戴白有遺黎。
略加蕝識認來路,
似有茅茨遙隔溪。
太守漁郎兩癡絕,
自迷豈解指人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叫做小桃源的地方,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人物的表現,表達了對純凈、寧靜、自然之地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人世浮華、迷茫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出山作為開端,表達了作者離開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出山已不辨東西,新徑多岐失故蹊"這兩句詩描繪了作者走出山林后迷失了方向,無法辨別東西南北,新的小徑多岐,失去了原來的蹊徑。這種情景突出了作者追求桃源之地的決心,也暗示了現實世界的迷茫和困惑。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小桃源的景色。"源里飄紅無雜樹,村中戴白有遺黎"這兩句詩表現了小桃源的純凈和寧靜。源里的紅花漂浮,沒有雜亂的樹木,村中的居民戴著白色頭巾,象征著他們的樸素和純潔。這樣的描繪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強調了桃源的美好和與世隔絕的特點。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現了自己對于小桃源的向往和迷惑。"略加蕝識認來路,似有茅茨遙隔溪"這兩句詩表明作者對于小桃源的來路并不清楚,似乎有著茅草搭建的屋檐遮擋著溪水,使得小桃源與外界相隔遙遠。這種迷惑和隔絕的情景進一步加深了詩中對桃源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兩句"太守漁郎兩癡絕,自迷豈解指人迷"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和現實世界的思考。太守和漁郎都是在小桃源中的人物,他們對外界的迷失和對桃源的癡迷使他們無法解答自己迷惑的問題。這里的太守和漁郎可以被視為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他們同樣受困于塵世的迷茫中,無法找到真正的出路。
《小桃源》以其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渴望遠離紛擾、尋找內心寧靜的愿望,同時也暗示了現實世界的困惑和迷茫。這首詩詞通過對小桃源的描寫,以及太守和漁郎的形象,呈現了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讓人們對于純凈、寧靜的美好生活產生向往。同時,詩中也傳遞了作者對于現實世界的反思,暗示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迷失和困惑的狀態。整體上,《小桃源》展現了對理想之地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思考,以及對人生迷茫的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