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七言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雪蕭太傅幾罹禍,訟石中書又納忠。
豈可朝無宗室老,不知家有國師公。
|
|
雜詠七言十首解釋: 《雜詠七言十首》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雪蕭太傅和訟石中書兩位官員的遭遇,以及對朝廷政治局勢的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雪蕭太傅幾罹禍,
訟石中書又納忠。
豈可朝無宗室老,
不知家有國師公。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兩位官員的遭遇為主題,表達了對朝廷政治局勢的思考和對家國忠誠的呼喚。雪蕭太傅和訟石中書都經歷了不幸的遭遇,但他們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對國家的忠誠。詩人通過這兩個形象,探討了在朝廷中官員的命運和對家國的責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雪蕭太傅和訟石中書的描寫,展示了兩個不同命運的官員。詩中的“雪蕭太傅”指的是太傅張傅,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和冤屈。而“訟石中書”則指的是中書省官員訟石,他在政治斗爭中表現出了忠誠和堅定的立場。
詩中的第三句“豈可朝無宗室老”表達了詩人對朝廷政治局勢的憂慮。宗室老指的是朝廷中的貴族長者,他們在政治決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詩人在此暗示朝廷中缺乏宗室長者的智慧和經驗,可能會導致政治的不穩定和錯誤的決策。
最后一句“不知家有國師公”表達了詩人對家國的擔憂。國師公指的是有高深學問和才能的賢人,他們可以為國家提供智慧和指導。詩人通過這句話呼喚國師公的存在,希望有人能夠擔負起領導和輔助國家的重任。
整首詩詞通過對兩位官員的對比,以及對朝廷政治和家國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政治現狀的不滿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它展示了劉克莊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反思,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和社會批判的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