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七言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周旋王庾二公際,傳授并汾諸子問。
晚歲更無人共語,牛欄西畔荷鋤還。
|
|
雜詠七言十首解釋: 《雜詠七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周旋王庾二公際,
傳授并汾諸子問。
晚歲更無人共語,
牛欄西畔荷鋤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老年人的生活場景。詩人劉克莊是在描述自己的晚年生活,他與王安石和庾信這兩位知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交往,互相傳授知識,也與其他學子們交流。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發現沒有人再來與他共同交流,他變得孤獨寂寞。詩人現在只能在牛欄旁邊手持鋤頭,回憶過去的歲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晚年的孤獨和無奈。詩人通過描繪自己與王安石和庾信的交往,以及與其他學子們的交流,展示了他曾經的榮耀和充實的生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漸漸被人遺忘,沒有人再來與他分享心靈的交流,這讓他感到寂寞和無助。
詩中的牛欄和荷鋤是詩人晚年生活的象征。牛欄是農田的一部分,代表著詩人過去的勞作和忙碌。而荷鋤則象征著他現在的生活,孤獨地在牛欄旁邊,重新拾起鋤頭,回憶過去的歲月。這種景象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悲涼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
整首詩的節奏平穩,用詞簡練,表達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人通過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描繪,呈現出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以及晚年的孤獨感。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和流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