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家牡丹已謝小圃忽開兩朵皆大如斗戲題二絕 / 作者:劉克莊 |
踏青人被色香迷,擊壤翁看蓓蕾知。
漏籍譜中無可恨,花開殿后未為遲。
|
|
諸家牡丹已謝小圃忽開兩朵皆大如斗戲題二絕解釋: 《諸家牡丹已謝小圃忽開兩朵皆大如斗戲題二絕》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各家的牡丹已經凋謝,小花園里突然開放兩朵,都像斗大的戲曲舞臺上的角色,為此寫下二首絕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牡丹花為主題。牡丹是中國傳統花卉中的一種,被譽為國色天香的代表。詩人通過描寫牡丹的凋謝和再次開放,表達了生命的輪回和美好的變化。詩中還融入了對花開殿后的贊美,意味著牡丹的美麗超越了其他花卉,具有特殊的地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循環。詩中的"諸家牡丹已謝"表明各家栽培的牡丹已經凋謝,象征著春天的過去和生命的結束。然而,"小圃忽開兩朵皆大如斗"的描寫則展示了突如其來的美好景象,兩朵牡丹如同戲曲舞臺上的角色一般巨大,給人以震撼之感。
詩中的"擊壤翁看蓓蕾知"表達了詩人對花朵生長的了解和欣賞。"擊壤翁"指的是打擊泥土的老人,而"蓓蕾"則代表花朵的初開狀態。詩人通過這一描寫,表達了對花朵生長過程的觀察和感悟,傳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
最后兩句詩"漏籍譜中無可恨,花開殿后未為遲"表達了詩人對花開的喜悅和對生命的肯定。"漏籍譜中無可恨"意味著牡丹的開放是自然規律,沒有什么可遺憾之處。"花開殿后未為遲"則表示詩人認為即使牡丹開放的時間晚了一些,也不會遲到,因為它的美麗值得等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牡丹花為主題,通過描繪牡丹的凋謝與再次開放,表達了生命的輪回和美好的變化。詩中的景象描寫生動傳神,意境深遠,讓人對自然界的美和生命的意義產生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