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黃殿講鳴佩亭 / 作者:劉克莊 |
誰引扶胥水入城,循除終日愛琮琤。
天風何許佩環響,秋色自然竽籟聲。
盡洗珠犀寧受涴,少留琴鶴未須行。
它年父老傳都漕,名與濂翁一樣清。
|
|
次黃殿講鳴佩亭解釋: 《次黃殿講鳴佩亭》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誰引扶胥水入城,
循除終日愛琮琤。
天風何許佩環響,
秋色自然竽籟聲。
譯文:
是誰引領著扶胥水流入城中,
一直掃除,整日鐘愛著琮琤。
天上的風從哪里傳來佩環的聲響,
秋天的景色自然地伴隨竽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城中景象,通過描述琮琤(一種古代樂器)的聲音和秋天的景色,傳達出一種寧靜和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寧靜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美麗景色和悠揚音樂的贊美。詩中的扶胥水是指一條流經城市的河流,它被形容為被引領進城,象征著自然之美與人類文明的融合。琮琤的聲音和竽音的美妙旋律在秋天的景色中自然而然地融合,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詩人還表達了對清靜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這美好的景色和音樂中,能夠洗滌塵世的煩擾,遠離紛雜的瑣事,沉浸在寧靜和美妙的境界之中。詩中所提到的父老傳都漕和濂翁,指的是與作者一樣追求清靜生活的人們,他們的名聲與濂翁(指文人濂洲)一樣清澈純凈。
整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美好的景象和音樂,表達了對寧靜和和諧生活的渴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心靈凈化和追求內心平靜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