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友生 / 作者:劉克莊 |
讀易參禪事事奇,高情已恨掛冠遲。
清于楚客滋蘭日,貧似唐人乞米時。
家為買琴添舊債,廚因養鶴減晨炊。
君看江表英雄傳,何似孤山一卷詩。
|
|
答友生解釋: 《答友生》是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讀易參禪事事奇,
高情已恨掛冠遲。
清于楚客滋蘭日,
貧似唐人乞米時。
家為買琴添舊債,
廚因養鶴減晨炊。
君看江表英雄傳,
何似孤山一卷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友人生活境遇的回應和自我陳述。他通過對友人的描述,抒發了自己對現實生活和心靈追求的思考和感慨。在描述友人的境遇時,他以對比的方式揭示了自己的心境和價值觀。
賞析:
《答友生》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句"讀易參禪事事奇"表明作者對易經和禪宗的學習和領悟感到難以置信的奇妙。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追求智慧和心靈境界的努力的認可。
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追求高尚情操的痛恨。"高情已恨掛冠遲"這句話顯示了作者對于自己追求高尚情操的渴望,同時也對自己的拖延感到不滿和遺憾。
接下來,作者通過對友人的比喻揭示了自己對于清雅和貧困的態度。他說友人的清雅超過了楚國的客人,而自己的貧困卻比唐代乞討者還要甚。這種比喻既揭示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也暗示了作者對自己貧困境遇的無奈與自嘲。
在后面的幾句中,作者以家庭瑣事為線索,表達了對于現實生活的焦慮和對于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他提到自己為了買琴而增加了債務,為了養鶴而減少了早餐的準備。這些瑣事的描述,映射出了作者內心對于藝術和自然的向往。
最后兩句"君看江表英雄傳,何似孤山一卷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學藝術的推崇和追求。他暗示說,與那些流傳著英雄事跡的歷史記載相比,他個人創作的一卷詩更能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價值和意義。
整首詩詞通過對友人境遇的描繪和自我陳述,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追求、現實生活和文學藝術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借助對比和比喻的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給人以啟迪和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