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盜發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韻 / 作者:劉克莊 |
忠惠松楸過者飲,誰知藏伏禍機深。
英魂久向茲埋玉,佛面今為汝削金。
下馬三號空抆淚,磔蟆萬段亦甘心。
邇來野外無全塚,謾使閑人憤滿襟。
|
|
盜發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韻解釋: 《盜發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韻》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忠節松柏過者飲,
誰知藏伏禍機深。
英魂久向此埋玉,
佛面今為爾削金。
下馬三號空撫淚,
磔蟆萬段亦甘心。
近來野外無全墓,
徒使閑人怒滿襟。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對盜墓行為的譴責之作。詩中描述了一個忠誠的人前來祭拜蔡端明的墓地,但他不知道墓中隱藏著危險。長久以來,英勇的靈魂一直埋葬在這里,而現在,他們的墓碑被盜賊剝去了金字。面對這一情景,詩人驅馬而來,默默地撫摸著淚水,就像是撫摸著自己心靈上的傷痛。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近來墓地被盜的憤慨和憤怒,他感嘆無數英勇者的墳墓都被肆意破壞,使得那些無辜的人們心中充滿了憤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盜墓行為的危害和對英勇者的不尊重。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忠誠的人對蔡端明墓地的祭拜和盜賊的行為,展現了忠誠與背叛之間的強烈對比。詩人通過抒發自己的悲憤情緒,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對這種盜墓行為的譴責和對英勇者的敬意。
此詩詞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道德淪喪和歷史文化遺產被破壞的憂慮。作者以真情實感表達了對盜墓者的憤慨,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盜墓行為的批判,呼吁人們珍惜歷史文化,尊重英勇者的犧牲,并對破壞歷史遺產的行為提出警示。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有力的文字,深情地表達了對盜墓行為的譴責和對英勇者的敬意,同時反映了作者對社會道德和歷史文化保護的關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