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辟支巖絕頂二僧值雨 / 作者:劉克莊 |
聞有比丘隱絕巔,多年無跡下山前。
僧稱功行幾如佛,樵說神通復近仙。
食少僅炊盈握米,身寒不掛半銖綿。
重巖風雨妨游陟,回眺蒼煙一惘然。
|
|
訪辟支巖絕頂二僧值雨解釋: 《訪辟支巖絕頂二僧值雨》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聞有比丘隱絕巔,
多年無跡下山前。
僧稱功行幾如佛,
樵說神通復近仙。
食少僅炊盈握米,
身寒不掛半銖綿。
重巖風雨妨游陟,
回眺蒼煙一惘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劉克莊訪問辟支巖絕頂上的兩位僧人的情景。詩人聽說有兩位比丘僧人隱居在絕頂之巔,多年來沒有下山的痕跡。一位僧人自稱修行成果幾乎與佛陀相當,而一位樵夫則說他們的神通能力近乎仙人。這些僧人食量很少,只需一碗飯就能充饑,身體寒冷卻不用掛上一絲棉衣。然而,陡峭的巖石、狂風和大雨阻礙了游覽和攀登的計劃,詩人回望時只能看到蒼煙一片,感到無限的惆悵。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僧人的形象,以及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人們對修行者的仰慕與景仰,并反映了修行者在世俗之外的生活狀態。詩中的辟支巖絕頂是一個隱喻,象征著遙遠、高遠和超越塵世的境地。兩位僧人被描繪為具有超凡能力和超越世俗的修行者,他們的生活簡樸、苦行不輟,使人們感到敬畏和欽佩。詩人通過描繪他們的修行狀態和生活條件,表達了對他們精神境界的贊嘆和向往。
然而,詩中也暗示了修行者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陡峭的巖石、惡劣的天氣,以及無法實現愿望的障礙,都反映了修行道路上的艱辛和不易。詩人回望時所見的蒼煙,表現出他對修行者遙遠境地的向往和自己無法達到的遺憾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僧人的形象和修行狀態,以及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超凡境界的向往和對修行者的景仰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修行之道的艱辛和難以企及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