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蓮 / 作者:劉克莊 |
晴久方池可跣行,萍枯惟有草縱橫。
朱葩未見叢叢拆,綠柄才看寸寸生。
悴若放臣臨楚澤,厄于學士蹈秦坑。
輸他杭越花如錦,畫舫如姝夜按笙。
|
|
旱蓮解釋: 《旱蓮》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旱蓮這種植物在干旱環境下的生長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逆境生存和自我奮斗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晴久方池可跣行,
萍枯惟有草縱橫。
朱葩未見叢叢拆,
綠柄才看寸寸生。
悴若放臣臨楚澤,
厄于學士蹈秦坑。
輸他杭越花如錦,
畫舫如姝夜按笙。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晴久方池可跣行”,表達了此時天空晴朗,池塘干涸,可以赤腳行走。接著描繪了水中的萍蓬已經枯萎,只有草叢縱橫交錯。這種景象暗示了逆境下的草木,在干旱中艱難生存。
下文寫道“朱葩未見叢叢拆,綠柄才看寸寸生”,形容旱蓮的花蕾尚未開放,但綠色的莖葉已經蘇醒,寸寸生長。這種對生命力的描述,表達了在逆境中仍然能夠堅強生長的意志。
接著,詩人將自己比作“放臣臨楚澤”,暗示自己像被放逐的臣子一樣置身于楚國的湖澤之中,感到落寞和疲憊。同時,他又將自己比作“學士蹈秦坑”,暗指自己像那些為了追求學問而不惜跋涉到秦國去的士人一樣,陷入了困境。
最后兩句“輸他杭越花如錦,畫舫如姝夜按笙”,描繪了杭州和越州的花朵繁盛如錦,畫舫在夜晚漂浮,姑娘按著笙管演奏。這里通過對美好景物的描繪,與前文中的逆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旱蓮和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逆境生存和自我奮斗的思考。盡管面臨困境,詩人仍然表達了對生命的堅守和對美好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