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嚴寺逢舊蒼頭 / 作者:劉克莊 |
曾向叢林寄幅巾,十年塵涴臥云身。
侍琴童子長于竹,去禮山僧作主人。
|
|
華嚴寺逢舊蒼頭解釋: 《華嚴寺逢舊蒼頭》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向叢林寄幅巾,
十年塵涴臥云身。
侍琴童子長于竹,
去禮山僧作主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華嚴寺遇到一位老僧的情景。詩人曾經把自己的巾帽寄托給叢林,過著隱居的生活,十年間沾滿了塵埃,他的心靈沉浸在云端。這位侍奉琴瑟的童子對竹子有特殊的了解和熟悉,他離開了拜訪山中的僧人,成為了主人。
賞析:
《華嚴寺逢舊蒼頭》通過對自然和人物的描寫,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人通過寄托巾帽于叢林,表達了自己隱居的心愿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十年的時間使他的身體和心靈都沾染了塵埃,但他的精神卻在高處自由翱翔。這種對自然和心靈的聯結使得詩人與世界相融,超越了塵世的繁雜。
在詩中,侍琴童子長于竹,表明他對自然的感悟和對音樂的熟悉。這種特殊的能力使他離開了拜訪山中的僧人,成為了主人。這里的童子象征著純凈和自由,與詩人的態度相呼應。
整首詩寫意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心境。同時,詩中展現了對自然和音樂的贊美,以及對純凈和自由的向往。這種超然的心態和對自由的追求,與佛教禪宗思想有一定的共鳴。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邃的內心感受,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