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人求驢子 / 作者:劉克莊 |
聞在江寧得小驢,價高人說是名駒。
行時亦肯過橋否,饑后還能飲澗無。
不稱金鞍馱侍女,只宜席帽載貧儒。
濡陵雨雪詩家事,乞與它年做畫圖。
|
|
柬人求驢子解釋: 《柬人求驢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聞在江寧得小驢,
價高人說是名駒。
行時亦肯過橋否,
饑后還能飲澗無。
不稱金鞍馱侍女,
只宜席帽載貧儒。
濡陵雨雪詩家事,
乞與它年做畫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聽說在江寧得到了一匹小驢,
有人說它是一匹名駒,價值不菲。
在行進的時候,它也肯跨過橋,
即使饑餓之后,它仍然能夠飲水于澗泉中。
它不適合負載金鞍馱著女仆,
只適合用席帽來裝載貧窮的文人。
在濡陵的雨雪中,詩人正在從事創作,
希望將來能夠用畫圖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匹小驢,表達了作者對純潔、樸實的追求和對自由、獨立個性的崇尚。作者以驢子為象征,將其美好的品質與人們常常追求的虛榮、功利相對立。詩中的小驢不被負載金鞍和侍女,而是適合貧窮的文人使用席帽來裝載,強調了詩人對精神追求和內在價值的重視。
詩中還通過描述小驢的行為,如跨過橋和飲澗,展現了它的勇敢和堅韌不拔的品質。這與作者在濡陵的雨雪中從事詩歌創作的情景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對于艱難環境下堅持追求藝術的決心和堅定信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小驢的形象,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內在價值和精神自由的思考。它善于利用寓言和意象,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體味到更深層次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