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至海豐 / 作者:劉克莊 |
漁鹽舊俗慣恬熙,兵火新民脫亂離。
石路樹陰三十里,今猶仿佛太平時。
|
|
將至海豐解釋: 《將至海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漁鹽舊俗慣恬熙,
兵火新民脫亂離。
石路樹陰三十里,
今猶仿佛太平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中國南方一個叫做海豐的地方。詩中提到了兩個時期:過去的和現在的。過去,海豐是一個以漁業和鹽業為主的地方,人們生活安逸、平和。然而,近年來,海豐經歷了戰亂和混亂,人們受到了兵火的困擾,生活變得艱辛。盡管如此,現在的海豐已經恢復了太平時期的景象,石路上的樹木投下長長的陰影,給人以安寧和舒適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地方的變遷。詩人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景象,展現出歷史的變動和人民的堅韌不拔。詩中所描述的海豐,既是一個具體的地理位置,也可以象征著整個國家或社會的興衰和復興。詩人通過漁鹽和兵火這兩個象征性的意象,傳達了他對戰亂的痛苦和對太平時期的向往。
詩中的“石路樹陰三十里”一句,形象地描繪了石路兩旁的樹木投下的長長陰影。這個景象給人一種涼爽和寧靜的感覺,與詩中描述的太平時期相呼應。這種對比讓人們感受到了歷史的變遷和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抓住了讀者的心靈。它讓人們思考歷史的變遷,體味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痛,同時也讓人們對和平生活充滿了希望。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對家園的深情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