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園有懷孚若 / 作者:劉克莊 |
曾與山公醉不歸,李園水竹尚依稀。
鈿車疾取春鶯唱,鐵笛潛驚宿鳥飛。
昔把蟹螯同酒盞,今持馬策叩城扉。
溪頭一片無情月,偏照愁人淚滿衣。
|
|
李園有懷孚若解釋: 《李園有懷孚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園有懷孚若
曾與山公醉不歸,
李園水竹尚依稀。
鈿車疾取春鶯唱,
鐵笛潛驚宿鳥飛。
昔把蟹螯同酒盞,
今持馬策叩城扉。
溪頭一片無情月,
偏照愁人淚滿衣。
譯文:
曾經與山公醉不歸,
李園的水和竹依稀可見。
銀鈿車快速取來春天的鶯兒唱,
鐵笛悄然驚起宿鳥飛翔。
往昔曾用蟹螯當作酒杯,
如今手持馬策敲擊城門。
溪頭上空一輪冷漠的月亮,
偏照愁人淚水滿衣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李園為背景,描繪了詩人的懷念之情和內心的孤寂之感。詩人曾與山公(可能指李園主人)一同醉酒,但現在回憶起來,只能看到李園的水景和竹林,那些歡樂的時光已成過去。在春天的鈿車上,他迅速喚來了鶯兒的歌聲,鐵笛的聲音驚起了宿鳥,但這些美好的音樂和聲響都無法回蕩起曾經的歡愉。詩人回憶起曾經用蟹螯當作酒杯的場景,如今他手持馬策,孤單地敲擊著城門,希望尋找一絲安慰。在溪頭,冷漠的月亮照耀下,詩人的淚水滿布衣衫,彰顯出內心的愁苦和孤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李園的景物和詩人的內心體驗,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如夢的主題。詩人在懷念過去的歡愉時,感嘆時光的流逝,回憶已經模糊不清,只剩下李園的水景和竹林。詩中的音樂和聲響是詩人回憶過去快樂時光的象征,而現實的孤寂和無奈則通過詩人敲擊城門和淚水的形象表現出來。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詩人的內心體驗相呼應,展現出宋代詩詞的典型特點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