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隳城自用前韻 / 作者:劉克莊 |
疊石黏灰事尚新,忽因沾漬減嶙峋。
晉陽昔僅存三板,瓠子今誰助束薪。
恃陋竊憂難御冠,加工卻恐倍勞民。
狂生亦豈前知者,曾是邊城荷杵人。
|
|
梅雨隳城自用前韻解釋: 《梅雨隳城自用前韻》是劉克莊的宋代詩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疊石黏灰事尚新,
忽因沾漬減嶙峋。
晉陽昔僅存三板,
瓠子今誰助束薪。
恃陋竊憂難御冠,
加工卻恐倍勞民。
狂生亦豈前知者,
曾是邊城荷杵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的境遇和社會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疊石、黏灰等形象描繪了一種粗糙、未經雕琢的狀態,表達了作者對自身不得志的憂慮。晉陽曾經只剩下三塊板石,而現在誰還會幫助束薪?這里象征著曾經的榮耀已經消逝,現在的人們不再關注邊城的困境。作者感到自己的才華被埋沒,因為他無法獲得適當的機會去施展才能。雖然他渴望有機會改變現狀,但他也擔心努力加工自己會給他人增添負擔。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自嘲,他認為自己是個瘋狂的人,無法預知未來,曾經只是一個在邊城搖動木杵的普通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社會變遷的觸動。詩中的疊石黏灰、沾漬減嶙峋等形象描繪了作者的狀態,同時也象征著社會的不完善和動蕩。通過晉陽三板、瓠子束薪等細節,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的憂慮和無奈。最后兩句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使整首詩更具諷刺意味。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作者的情感與思考,呈現出一種深沉的哀怨情調,引發讀者對人生、社會變遷和個人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