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楊守鐵庵 / 作者:劉克莊 |
北客由來憚入南,仆家諫議飽曾諳。
誰云瘴霧非吾上,曾有魁躔住此庵。
身重豈容眉斧伐,時危猶要脊梁檐。
公歸未必懷陳跡,留與州人作美談。
|
|
梅州楊守鐵庵解釋: 《梅州楊守鐵庵》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客由來憚入南,
仆家諫議飽曾諳。
誰云瘴霧非吾上,
曾有魁躔住此庵。
身重豈容眉斧伐,
時危猶要脊梁檐。
公歸未必懷陳跡,
留與州人作美談。
譯文:
北方的客人一向不敢到南方來,
我是南方人,對北方的事情很熟悉。
誰說南方的瘴霧不是我所經歷的,
曾經有杰出的人物居住在這個庵堂。
身份尊貴的人怎么能容許眉毛被斧子砍伐,
即使時局危險,也要保護這座庵堂的屋檐。
即使主人離去,也不一定會懷念過去的事情,
留給梅州的人們作為美談留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守鐵庵的歷史與榮耀,表達了作者對庵堂的珍視和對南方文化的自豪感。詩詞開篇提到北方的客人很少愿意到南方來,而作者則是南方人,對北方的事情非常了解。這表明作者對自己所處的南方地域感到自豪,并對南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接下來,詩中提到庵堂曾經有過杰出的人物居住,這是對庵堂歷史的回顧和贊頌。作者認為庵堂的價值不僅僅是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曾經在這里居住過的杰出人物,為庵堂增添了榮耀和氣息。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描述庵堂的保護與傳承,表達了對庵堂的珍視和對歷史文化的承擔。作者認為即使主人離去,庵堂仍然值得保護,時局雖然危險,但庵堂的保護是至關重要的。這體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珍惜和對庵堂的責任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庵堂的歸屬感和愿景。作者認為即使主人離去,庵堂仍然留在梅州,成為梅州人們的美談,這是對庵堂歷史的延續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整首詩詞通過對庵堂歷史的回顧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南方文化的自豪和對傳統價值的珍視。同時,詩中還展示了作者對庵堂的保護和傳承的責任感,體現了作者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和對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