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毅甫以詩戒飲酒問 / 作者:蘇軾 |
買田且乞墨竹次其韻酒中真復有何好,孟生雖賢未聞道。
醉時萬慮一掃空,醒后紛紛如宿草。
十年揩洗見真妄,石女無兒焦谷槁。
此身何異貯酒瓶,滿輒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飲豈吾意,性不違人遭客惱。
君家長松十畝陰,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盡,何用百頃糜千金。
枕書熟睡呼不起,好學憐君工雜擬。
且將墨竹換新詩,潤色何須待東里。
|
|
孔毅甫以詩戒飲酒問解釋:
《孔毅甫以詩戒飲酒問》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酒的矛盾態度和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友情和學術的追求。
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
買田且乞墨竹次其韻,
購置土地,還要向人借墨竹,
酒中真復有何好,
酒中真實又有何好處,
孟生雖賢未聞道。
雖然有賢人像孟子,但未聽聞其言道。
醉時萬慮一掃空,
喝醉時,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不見,
醒后紛紛如宿草。
醒來后,煩惱又如同草木一樣紛紛而生。
十年揩洗見真妄,
十年的洗滌揩去了真實與虛妄,
石女無兒焦谷槁。
石女無兒焦谷干涸。
此身何異貯酒瓶,
我這個人何異于一個酒瓶,
滿輒予人空自倒。
當滿了時,就倒空給別人。
武昌痛飲豈吾意,
武昌的痛飲并不符合我的心意,
性不違人遭客惱。
我不愿違背人情,卻招來客人的不滿。
君家長松十畝陰,
你家的長松樹有十畝的陰涼,
借我一庵聊洗心。
借給我一座茅庵,讓我洗滌內心。
我田方寸耕不盡,
我自己的田地都忙不完耕種,
何用百頃糜千金。
何必要百頃土地和千金財富。
枕書熟睡呼不起,
枕著書本,酣然入睡,無法起身,
好學憐君工雜擬。
我愛好學,可憐你的工作繁雜。
且將墨竹換新詩,
暫且將墨竹放下,換一首新詩,
潤色何須待東里。
為何要等到東里才添油加醋。
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可以總結如下:
這首詩詞以蘇軾自己的名字"孔毅甫"為題,通過對飲酒和學問的思考,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自己行為的反思。詩人對酒有著矛盾的態度,認為醉酒能暫時拋卻煩惱,但醒來后煩惱又如草木一樣紛至沓來。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有時像一個酒瓶,滿了就倒給別人,暗示自己過于放縱而沒有真正的堅持和追求。詩人拒絕了別人的痛飲,但卻因此引來了客人的不滿。然后他表達了對友情和學術的追求,希望能借到一座茅庵來洗滌內心,同時對自己的學業和好學精神表示憐憫。最后,他提到暫且將墨竹放下,換一首新詩,不必等到東里才添油加醋。
這首詩詞通過對飲酒、友情和學術的反思,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他對酒的態度既有享樂和逃避的一面,又有對于自我放縱和虛妄的警醒。詩人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時像酒瓶一樣,滿了就倒空給別人,暗示自己在人生中缺乏真正的堅持和追求。他拒絕了痛飲,對友情和學術有著真摯的渴望,希望能在學術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最后,他表示應該暫時放下某些事物,換一種新的方式來潤色自己的詩作,不必等待某個時機才去修飾。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省和思考為主題,通過對飲酒和學術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追求和內心迷惘的矛盾心態,展示了蘇軾對自我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