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暝色 / 作者:劉克莊 |
暝色千村靜,遙峰帶淺霞。
荷鋤歸別墅,乞火到鄰家。
疏鼓聞更遠,昏燈見字斜。
小軒風露冷,自起灌蘭花。
|
|
暝色解釋: 《暝色》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暝色千村靜,
遙峰帶淺霞。
荷鋤歸別墅,
乞火到鄰家。
疏鼓聞更遠,
昏燈見字斜。
小軒風露冷,
自起灌蘭花。
【中文譯文】
夜幕降臨,千村萬戶靜悄悄,
遠處的山峰披上了淺淺的霞光。
我拿著荷鋤回到了自己的別墅,
向鄰居乞求一點火光。
遠處傳來散漫的鼓聲,
昏暗的燈光下,字跡斜斜。
小軒中吹來的風涼如水,
我自己起身灌溉著蘭花。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昏時分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寧靜、閑適的生活情境。詩人劉克莊以平實的語言表達出平凡生活中的美感和情趣。
首句"暝色千村靜",暗示了夜幕降臨后的寧靜景象,描繪了整個鄉村在暮色籠罩下的寧靜與寧靜。第二句"遙峰帶淺霞",通過遠處山峰披上的淺淺霞光,給人一種溫馨、宜人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回到自己的別墅,拿著荷鋤,向鄰居乞求一點火光,表現了鄰里之間的親近和互助。這種平凡的場景中蘊含了人情味和溫暖。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聽到了遠處散漫的鼓聲,看到昏暗的燈光下字跡斜斜,這些細節在黃昏的環境中增添了一絲凄涼和寂寥的氛圍。
最后兩句描述了小軒中的清涼風和露水,詩人自己起身灌溉蘭花。這里的小軒和蘭花都是寓意著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自得,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安慰和滿足。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象,表達出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平凡的場景和細節,詩人抒發了自己對人情、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感悟,給人以一種恬靜、溫暖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