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九日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海激天翻電雹嗔,蒼松十丈劈為薪。
須臾龍卷它山去,誤殺田頭望雨人。
|
|
七月九日二首解釋: 《七月九日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激天翻電雹嗔,
蒼松十丈劈為薪。
須臾龍卷它山去,
誤殺田頭望雨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夏季的七月九日的景象。海浪洶涌,天空雷電交加,仿佛電雹在咆哮怒吼。狂風劈斷了高十丈的蒼松樹,將它們化為柴薪。突然,龍卷風席卷著周圍的山巒,誤殺了一個在田野上仰望雨水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自然界的狂暴景象,通過運用夸張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人類的渺小感受。
首先,詩中的"海激天翻"描繪了海浪翻滾的場景,形容海上的波濤洶涌激蕩,給人一種磅礴的氣勢。"電雹嗔"則表現了天空中雷電的威力和憤怒之態,形容電光閃爍,雷聲轟鳴,給人一種緊張恐怖的感覺。
其次,"蒼松十丈劈為薪"這句詩用蒼松樹作為象征,表達了自然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連高大堅固的蒼松樹也能被劈斷,化為柴薪。這種景象凸顯了自然的無情和人類的渺小。
最后,"須臾龍卷它山去,誤殺田頭望雨人"描繪了突如其來的龍卷風,它席卷著周圍的山巒,誤殺了一個在田野上仰望雨水的人。這里的龍卷風象征著自然界的狂暴和無法控制的力量。而那個被誤殺的人,可能是一個在干旱中期盼著雨水的農民,他的死亡更加凸顯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夸張和象征的手法,表現了自然的狂暴和人類的渺小。同時,詩人通過描繪這種場景,也傳遞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人類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