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齋竹溪盛稱鑒臺李君談天小詩戲贈 / 作者:劉克莊 |
品題經二紫薇公,攜袖中詩訪老農。
遠祖似曾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風。
自憐槁木灰生意,絕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鄉魚稻熟,耄夫不復問窮通。
|
|
朔齋竹溪盛稱鑒臺李君談天小詩戲贈解釋: 詩詞:《朔齋竹溪盛稱鑒臺李君談天小詩戲贈》
品題經二紫薇公,
攜袖中詩訪老農。
遠祖似曾為藏史,
前身莫便是淳風。
自憐槁木灰生意,
絕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鄉魚稻熟,
耄夫不復問窮通。
中文譯文:
在朔齋竹溪盛稱鑒臺上,
拿著袖中的詩作去拜訪老農。
遠古的祖先似乎曾經藏匿在歷史之中,
前身或許是純樸的風氣。
自己感到自愧不如枯木灰燼,
生活的寓意已殆逝去。
擔心菱花的倒影照出自己的丑陋,
但愿家鄉的海域里魚兒和稻谷茁壯成長,
老年人不再問及貧困和成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所作,以一種幽默戲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詩的開頭提到了朔齋竹溪盛稱鑒臺,這是一個地名,作者帶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訪老農,可以看出作者的謙虛和對平凡生活的關注。
接著,詩中提到遠祖似乎曾經藏匿在歷史之中,前身是淳樸的風氣,這暗示了作者對自己家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的思考和追溯。同時,作者也自謙自己的才華,認為自己不如枯木灰燼,生活中的意義已經逐漸消逝。
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期望,希望那里的魚兒和稻谷能夠茁壯成長,老年人也不再關注貧窮和成功。這是對平靜、安寧的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對物質追求的淡泊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以幽默的方式表現了作者的自嘲和對現實的調侃,展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