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許遵 / 作者:蘇軾 |
蒜山渡口挽歸艎,朱雀橋邊看道裝。
供帳已應煩百兩,擊鮮毋久溷諸郎。
問禪時到長干寺,載酒閑過綠野堂。
此味只憂兒輩覺,逢人休道北窗涼。
|
|
次韻許遵解釋:
《次韻許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蒜山渡口挽歸艎,
朱雀橋邊看道裝。
供帳已應煩百兩,
擊鮮毋久溷諸郎。
問禪時到長干寺,
載酒閑過綠野堂。
此味只憂兒輩覺,
逢人休道北窗涼。
中文譯文:
在蒜山渡口送別歸艎,
在朱雀橋邊看著道路上的行裝。
已經應答供帳讓人煩惱百兩黃金,
擊鮮的事情不要拖延給那些頹廢的諸公。
問禪的時候來到長干寺,
帶著酒懶散地經過綠野堂。
這種滋味只為擔憂子孫后代感受,
遇到人請勿提及北窗的涼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蒜山渡口送別歸艎的場景,表達了對離別的感傷之情。蒜山渡口可能是蘇軾離開家鄉的地方,挽歸艎意味著送別親人或朋友,歸艎指的是離開。這里展現了作者面對離別時的深情厚意。
其次,朱雀橋邊看道裝,指的是在朱雀橋旁邊觀察行人的行裝,意味著詩人觀察著旅人們的穿著打扮,思考著他們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旅途的目的。這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世事變遷的觀察和思考。
接著,供帳已應煩百兩,擊鮮毋久溷諸郎。供帳指的是古代官員接受賄賂的行為,已應煩百兩表示已經答應了煩人的賄賂請求,擊鮮指的是打獵采摘鮮美之物。這兩句揭示了官場的險惡和人情的浮躁,詩人表達了對此的不滿和憂慮。
然后,問禪時到長干寺,載酒閑過綠野堂。詩人前往長干寺尋求心靈的寧靜和慰藉,載酒表示帶著酒來,閑過綠野堂則是在綠野堂閑逛。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尋求內心平靜和自我安慰的追求。
最后,此味只憂兒輩覺,逢人休道北窗涼。詩人說這種滋味只為擔憂子孫后代的感受,逢人休道北窗的涼意。北窗涼意可能指的是孤獨和冷落之感,詩人表達了對子孫后代面臨的困境和艱難的擔憂。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觀察、官場、尋求寧靜和擔憂子孫后代等不同場景和情感,展現了蘇軾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和感慨。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深邃而凝練,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也激發了讀者對生活和人生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