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鄭郎公衛(wèi)夫婦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遺言傳屬纊,內則冠幽閨。
劉尹真長妹,黔婁處士妻。
鸞離暮年恨,鶴吊凍云迷。
慧性無生滅,幡花導向西。
|
|
挽鄭郎公衛(wèi)夫婦二首解釋: 《挽鄭郎公衛(wèi)夫婦二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遺言傳屬纊,
內則冠幽閨。
劉尹真長妹,
黔婁處士妻。
中文譯文:
遺言傳給子孫,繼承家傳的衣缽。
在家中則安享幽居生活。
劉尹真是我的姐姐,
她嫁給了黔婁先生。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挽詞的第一首,表達了對已故鄭郎公衛(wèi)夫婦的懷念和悼念之情。詩人通過遺言傳承和家庭生活的描繪,展示了鄭郎公衛(wèi)夫婦在家庭中的安寧和幸福。劉克莊提到了他的姐姐劉尹真和她的丈夫黔婁先生,將挽詞的對象具體化,使讀者更能感受到亡者的存在和詩人的情感。
第二首:
鸞離暮年恨,
鶴吊凍云迷。
慧性無生滅,
幡花導向西。
中文譯文:
鸞鳥離別引發(fā)晚年的悔恨,
孤鶴哀吊在寒冷的云霧中迷失了方向。
智慧的本性是永恒的,不會有生死的變化。
幡花的飄搖引領著方向指向西方。
詩意與賞析:
第二首詩詞繼續(xù)表達了劉克莊對鄭郎公衛(wèi)夫婦的悼念之情。鸞鳥離別暗示著詩人對亡者的思念和悔恨,而孤鶴在冰冷的云霧中迷失了方向,則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迷茫和困惑。然而,詩人認為智慧的本性是永恒不變的,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最后一句中的幡花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幡(佛旗),象征著指引和引導的作用,指示詩人的思想和信仰指向西方,可能暗示著對來世的期許和寄托。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鄭郎公衛(wèi)夫婦的深情追思和對生死、智慧的思考。同時,詩詞中的家庭生活和宇宙哲學的融合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修養(yǎng)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