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編 / 作者:劉克莊 |
短發蕭蕭老日侵,遺編未敢廢研尋。
薰蕕理欲迷通義,袞斧忠邪害恕心。
篤信圣賢常事左,稍知治亂每憂深。
人生有腹當盛酒,誰遣吾儕著古今。
|
|
遺編解釋: 《遺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短發蕭蕭老日侵,
遺編未敢廢研尋。
薰蕕理欲迷通義,
袞斧忠邪害恕心。
篤信圣賢常事左,
稍知治亂每憂深。
人生有腹當盛酒,
誰遣吾儕著古今。
譯文:
短發凌亂,歲月的侵蝕不可避免,
保存的編撰物我不敢停止研究。
薰蕕之理欲使人迷失通達的道義,
袞衣和斧頭分別代表忠誠和邪惡的傷害與寬恕之心。
我堅信圣賢之道常常在左側,
稍有了解治亂之間常常憂慮深重。
人生若有所肆,應該暢飲美酒,
誰能阻止我們記錄過去和現在的事物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學問、道義和人生的思考和領悟。詩中的"短發蕭蕭老日侵"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但作者并不因此而放棄對于知識的追求,他說"遺編未敢廢研尋",表示他仍然堅持研究保存下來的編撰物。
詩中的"薰蕕理欲迷通義"表達了作者對于學問的探索和迷茫。薰蕕是一種香草,這里借用它來比喻學問的廣博和深奧,作者希望能夠超越常人,追求通達的道義。
接下來的"袞斧忠邪害恕心"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觀念的思考。袞衣代表忠誠,斧頭代表邪惡。作者認為忠誠與邪惡之間的沖突會對人們的寬恕心產生傷害,這也是對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入思考。
最后兩句"篤信圣賢常事左,稍知治亂每憂深"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治亂和人生哲學的關切。他相信圣賢之道常常在左側,暗示著他對于傳統價值觀的堅守。然而,他對于治亂的了解和洞察也使得他憂慮和擔心。
整首詩流露出作者對于知識、道德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于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現實的關切。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詩中傳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思想情感,使讀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深沉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