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真止堂一首 / 作者:劉克莊 |
作堂肯以止為名,出處遙知講已精。
縱使胸中橫綠野,未應度外置蒼生。
波頹公獨能山立,漏盡人方喜夜行。
千載英雄須冷笑,孔明回首學淵明。
|
|
又真止堂一首解釋: 《又真止堂一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又真止堂一首》
作堂肯以止為名,
出處遙知講已精。
縱使胸中橫綠野,
未應度外置蒼生。
波頹公獨能山立,
漏盡人方喜夜行。
千載英雄須冷笑,
孔明回首學淵明。
中文譯文:
又真止堂一首
建造這座堂室,愿以“止”為名,
出自遙遠之處,知道講已經精深。
即使心中充滿綠野的豪情,
仍未能超越個人的境界,造福蒼生。
波頹公孤獨地能夠屹立于山巔,
天亮時人們才會欣然夜行。
千年之后的英雄應冷笑,
孔明回首,學習淵明的智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真止堂”為題,探討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主題。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對“堂”和“止”的理解,展示了一種崇尚淡泊名利、追求內在修養的人生態度。
首先,詩人提到他建造的堂室以“止”為名,這里的“止”可以理解為停止、寧靜、淡泊的意味。他希望這座堂室能成為一個靜心修行的地方,表達了對內心平靜和思維凈化的追求。
其次,詩人提到這座堂室的出處遙遠,說明他參考了許多精深的教誨和智慧。這里的“講已精”意味著他對待學問和知識的嚴謹態度,對修身養性的追求十分用心。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豪情和對蒼生的關懷。詩中提到他的胸中充滿了綠野,這里的綠野可以理解為豪情壯志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他意識到個人的豪情并不足以改變世界,他未能超越個人的境界,未能為蒼生帶來實際的利益。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波頹公的形象展示了一種高尚的品質。波頹公是指古代傳說中的黃泉之國的國君,他獨自屹立于山巔,象征著在逆境中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詩人稱贊波頹公的行為,表達了對堅守正義、不畏艱險的人的敬佩之情。
最后兩句以千載英雄為話題,提到千年之后的英雄應當冷笑。這里的“千載英雄”可能指的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們應當對時光的變遷和人間的浮華保持冷靜的態度。接著,詩人提到孔明回首,學習淵明的智慧。這里的孔明指的是三國時期的蜀國丞相諸葛亮,而淵明指的是古代文學家陶淵明。通過對孔明回首學淵明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智慧和博學的向往,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修身養性、追求真理和為人處世的思考。他通過對堂室、止為名的建造和對波頹公、孔明的贊賞,呼吁人們追求內在的寧靜和修養,堅守正義和智慧,冷靜面對世間的浮華和變遷。這首詩詞所傳達的價值觀與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風貌相契合,反映了當時社會上一種追求內心安寧和高尚品質的文化風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