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楊相士 / 作者:劉克莊 |
西北功名奮發秋,南轅咄咄欲何求。
似聞君識壺丘子,自笑吾非定遠侯。
鹓鷺行難看鳧雁,麒麟閣不畫獼猴。
故人若問樗庵老,林下吟詩白卻頭。
|
|
贈楊相士解釋: 《贈楊相士》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西北功名奮發秋,
南轅咄咄欲何求。
似聞君識壺丘子,
自笑吾非定遠侯。
鹓鷺行難看鳧雁,
麒麟閣不畫獼猴。
故人若問樗庵老,
林下吟詩白卻頭。
這首詩詞的意境描繪了作者劉克莊的境遇和心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開頭寫到作者渴望在西北地區取得功名,秋天的氣氛使他更加奮發努力。接著,他提到自己南下的決心,以一種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他的野心和追求。
然后,詩中暗示了作者對楊相士的贊賞。楊相士可能是一個名人或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他似乎對壺丘子(可能是一種文化、學問或歷史上的人物)很了解,而作者自己則自嘲地笑稱自己不是定遠侯(指定遠侯趙構,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與楊相士相比顯得渺小。
接下來,詩詞描繪了一種動物的對比,鹓鷺和鳧雁。鹓鷺是一種高貴而美麗的鳥,而鳧雁則相對普通。作者可能通過這種對比來比喻自己與他人的差別。
然后,詩中提到麒麟閣不畫獼猴,這里可能是指作者對某個地方或團體的不滿。麒麟是神話中的神獸,而獼猴則是一種常見的猴子,作者可能認為某個高雅的地方或團體卻沒有意識到獼猴的魅力。
最后,詩詞以作者對故人的期待結尾。如果有人問起樗庵老(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別號),他愿意在林下吟詩,但也自嘲地說自己白了頭發。
整首詩詞表現了作者的野心與追求,對周圍環境和他人的觀察,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思考和自嘲。通過對動物的對比和對高雅與俗俗之間的沖突的描繪,詩詞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思考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