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鹿寺 / 作者:劉克莊 |
歲晚霜林落葉稠,攜家來作鹿門游。
偈言恍似前生說,詩稾猶煩侍者收。
身上征衫拋未得,山中靈藥采無由。
十年不獨行人老,入定高僧白盡頭。
|
|
白鹿寺解釋: 《白鹿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歲晚霜林落葉稠,
攜家來作鹿門游。
偈言恍似前生說,
詩稾猶煩侍者收。
身上征衫拋未得,
山中靈藥采無由。
十年不獨行人老,
入定高僧白盡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秋天來到白鹿寺游玩的情景。詩人描述了林中落葉厚重的景象,表達了歲末的寒冷和季節(jié)的變遷。他帶著家人來到白鹿寺游玩,享受寧靜和美景。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聽到的佛經(jīng)偈言,它們仿佛在講述著前世的故事,使他感到恍惚和陶醉。這些佛經(jīng)的教誨或許觸動了他的心靈,讓他對人生和世界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然而,詩人仍覺得自己的詩篇寫作令人煩惱,因為他的詩稿還沒有得到整理和收集。這句表達了他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的質疑和不滿,他希望有人能夠整理并保存他的作品,使它們不會被遺忘。
下一句描述了詩人身上的征衫,意味著他的旅途中充滿艱辛,但他仍未能拋棄這些征途的痕跡。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他的詩作尚未被廣泛傳播,他的聲音和才華還未得到認可和贊賞。
接著,詩人提到了在山中尋找靈藥的困難,暗示他在追求精神境界或者文學成就的過程中面臨無法攀登的難題。這也可以被視為他對于人生追求和理想實現(xiàn)的反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已經(jīng)十年未曾獨行的感慨,他漸漸變老,但他仍然對修行和探索內心的高僧心存敬意和敬仰。他將自己的修行比作“入定”,而高僧則象征著智慧和境界的極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表達情感和思考人生,展示了詩人在白鹿寺游玩時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它融合了自然景觀、佛教文化和個人感悟,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藝術和智慧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