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客 / 作者:劉克莊 |
簪筆西清慚德薄,角巾東路喜身輕。
不煩左轄誦新句,時有老婆呼小名。
乍可戴花筵上舞,安能扶杖省中行。
過門驀有相看者,向道先生病宿酲。
|
|
避客解釋: 《避客》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簪筆西清慚德薄,
角巾東路喜身輕。
不煩左轄誦新句,
時有老婆呼小名。
乍可戴花筵上舞,
安能扶杖省中行。
過門驀有相看者,
向道先生病宿酲。
中文譯文:
戴著筆簪西行,慚愧自己道德品質不高;
頭戴角巾東行的路上,喜悅身輕如燕。
不再苦惱于背誦新詩,
時常被妻子親切地呼喚著小名。
不時參加花筵上的舞蹈,
又如何能夠扶杖省察中行?
剛剛進門就有人互相投以贊許的目光,
向道先生已病倒在醉飲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劉克莊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變化。第一句表達了他戴著筆簪(文人的標志)西行的慚愧,意味著他對自己的德行和才華感到自卑。第二句描繪了他頭戴角巾(士人的標志)東行的喜悅,說明他心情輕松愉快,自由自在。這兩句展示了作者在不同場合中的不同身份和心態。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在家中的生活。他不再苦惱于背誦新詩,不再追求文人的標準,而是享受與妻子親近的時光,被呼喚著小名,表現出一種溫馨和平凡的生活態度。
最后兩句是對作者與外界的互動的描寫。他偶爾參加花筵上的舞蹈,顯示他在社交場合中的活躍和愉悅。然而,他也思考著自己是否能夠扶杖省察中行,即在儒家思想中,長者應當以身作則,以德行和品行教育后輩。作者思索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一角色。
最后兩句描繪了作者進門時受到別人贊許的目光,但與此同時,他看到了向道先生因病倒在醉飲中,暗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深思和對世事變幻的感慨。
整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不同場合中的不同身份和心態,表現了他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于人生的感悟。通過對家庭、社交和人生境遇的描繪,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對于現實的反思,傳達了一種真實、平凡而又深刻的生活情感。 |
|